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及寓意
2024-09-29 23:41:32 146 0
南北朝时期的梁朝,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。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,画什么都栩栩如生,犹如活了一般。当时的皇帝,梁武帝信奉佛教,修建了很多寺庙,寺院的墙上需要作一些画,就都让他去作画。
传说,有一年,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,要他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。他答应下来,并且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。四条龙画得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,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。
张僧繇画好后,他的画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观看,都称赞画得好,太逼真了。可是,当人们走近一看,就会发现美中不足的是,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。大家纷纷请他把龙的眼睛点上。
张僧繇却不肯给龙点上眼睛,并向大家解释说:“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,但是点上了眼珠,四条龙会破壁飞走的。”
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,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,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?
时间长了,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胡乱搪塞。百姓的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梁武帝耳朵里,梁武帝对这四条龙更好奇了。他也很想看看点了眼睛后的龙会不会真的飞出墙壁,直上云霄。于是,梁武帝命令张僧繇将龙的眼睛点上。
张僧繇没有办法,君令不可违,只好答应给龙“点睛”,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,他请求只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。梁武帝同意他的请求,并挑选了吉日让他给龙点睛。
这一天,在寺庙墙壁前有很多人围观,梁武帝也在众臣子的陪同下,来到寺庙里观看张僧繇给龙画眼睛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,提起画笔,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。
果然,奇怪的事情发生了,他轻轻的给第二条龙画上眼睛。过了一会儿,天空乌云密布,狂风四起,雷鸣电闪。在雷电之中,人们看见被“点睛”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,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,消失在云雾中。过了一会儿,才又云散天晴。
人们都被吓得目瞪口呆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梁武帝也十分惊异,不得不为张僧繇的画工折服。
从此,安乐寺的墙上就只有了两条龙,而且是两条没有被点睛的龙。
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及寓意
故事寓意

故事中,没有点上眼睛的龙已经非常生动,活灵活现了,而张僧繇为之点上眼睛,就使得两条龙更加传神。以至于破壁飞走了。但没有点上眼睛的两条龙却依然留在墙壁上,这说明了,张僧繇的点睛之笔是非常关键的,正是他的点睛,使得龙真的飞走了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生活中,有很多事情,都需要一些关键性的人物点出关键性的“一笔”,这一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。比如,打造铜锣的时候,最后一锤,总是给师父亲自来打的,正是因为这一锤非常重要,这一锤下去,轻重缓急都需要把握得当,所以,又出了一个成语叫做“一锤定音”。
再说企业里的一些人,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些人,平时都不太能看到他们,偶尔才会看到他们,但他们依然拿着丰厚的薪水。这也是因为,他们都是一些关键性人物,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一些点睛之笔,而不是做一些琐碎的杂事。
对于上班的人来说,我们要做到的也是要成为那个能画出点睛之笔的人,只有这样的人,才会是企业可遇不可求的人。那么,当你不满公司的薪水时,你才有底气和公司谈,如果谁都能替代你,那么,公司又怎么会和你坐下来谈呢?
在处对象时,也是一样的,我们要做的是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不可或缺的,当对方离开你就丢了魂似的,那么,很多问题都是不问题了。

成语释义

睛:眼睛,眼珠。画龙点睛,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,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。
评论留言

姓名 (请填写姓名或昵称)

性别 (请填写“善男”或”信女“)

功德 (请填写真实捐功德金额,不愿捐填“0”)